<
    永宁侯看着比他年纪还大的礼部尚书这副样子心里也不好受,但是好在被早些发现了,还能弥补。

    第19章 会试

    时间很快就到了会试当日,萧云年看了看天空,这次会试过后他的人生就要变了!

    由于礼部尚书和永宁侯连夜查会试题目泄露这件事,很快便查了出来,一起出题的都是礼部的老人了,

    尚书没想到这么多年了,会在今年出岔子,

    “尚书,尚书,我真的不是故意”

    王恩才跟了尚书这么多年,怎么这一次偏偏就被迷了眼,他也不知道啊,

    “来人,押下去”

    “是”

    王恩才被礼部尚书暂且关押下去了。

    今日来参加会试的学子,有些人心里早已胸有成竹,他们把那份卷子早就吃透了,

    会试开始!

    学子拿到卷子的那一刻,有些人的脸上是惊慌失措,有些人的脸上却是胸有成竹,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尚书的永宁侯长叹一口气,

    名和利不知道拉了多少学子下马。

    萧云年看着这次的会试卷子,他觉得这次的试卷难度整体偏高,但是对于他来说确实小菜一碟,就是不知道和他一同参考的朋友怎么样了?

    考着考着就有人坚持不下去了,崩溃的哭了下来,

    会试结束之后,一些学子早已经筋疲力尽,闹着去了那位夫子的住处,收了他们这么多的银钱,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!

    来到那位夫子住处,人早已经不见了。

    国子监

    楚逾白坐在齐老先生的院子里,他给齐老先生也做了一个摇摇椅,很得他老人家的欢心。

    “这次会试的题目不简单呐”

    齐老先生喝了一口齐郁泡的茶之后幽幽道来,

    “逾白你以后可有打算?”

    楚逾白这就来了精神,

    “学生等太子殿下登基之后,在看着大嫂平安生了孩儿,便去四处游历,学生向往京城之外的地方”

    其实他楚逾白就是想找个世外桃源做一条无忧无虑的小咸鱼。

    听见楚逾白说的话,齐老先生哈哈大笑,

    “你这孩子平日里就知道偷懒,没想到志向也是如此,罢了罢了,想来也是,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载,能肆意一些也是极好的”

    齐老先生看来也是赞同了楚逾白说的话,

    “但是以后归以后,你还是先把字给练好吧”

    楚逾白看着齐老先生,仿佛就像是被背叛了一般。

    第二日早朝

    礼部尚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圣上请罪,把会试试卷泄露的事情一一道来,果然景恒帝听了之后大怒,俨然要斩了礼部尚书。

    永宁侯很快的出来求情,并且把事情完完整整的如何解决的都说了出来,当然还是保留了一些不该说的话。

    景恒帝听了之后沉默了一会儿,

    “那就饶了你这一次,但是御下不严,爱卿,你是活罪难免啊”

    礼部尚书被赐了二十大板,让他回乡休养。

    “臣,叩谢圣上圣恩”

    永宁侯听着圣上的处置,礼部尚书这般年纪了被赐了二十大板只能听天由命了。

    景恒帝马上又派了大理寺少卿的人来插手会试的这件事情,让沾了油水的官员们全都逃不出去。

    上书房

    “爱卿,你说这是你次子楚逾白偶然间发现的?”

    永宁侯点点头,苦笑道:

    “臣那逆子想来也是无意间碰见的,没想到还真让他瞎猫碰上死耗子了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爱卿何必妄自菲薄,”

    景恒帝半眯着眼睛道

    “那个夫子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回圣上,大理寺的人已经在严加拷问,相信不出几日就能有结果”

    “好,爱卿有心了”

    “那依爱卿看,这次朕该如何赏爱卿的儿子啊?”

    永宁侯朝着景恒帝笑了笑弯腰道:

    “圣上何必赏他,这都是做臣子的本分罢了”

    景恒帝摆摆手:

    “哎,不可不可,朕想想看,”

    这件事情说大了能关乎国事,要是楚逾白没发现的话,那入选的都是一些酒囊饭袋,那这朝廷就完了。

    “朕记得爱卿还有一位长子?”

    永宁侯点点头

    “臣的长子现下跟随着太子殿下做事”

    景恒帝想起来了,就是那楚知南,那人也是有些本事的,想来以后能在太子身边帮上许多忙。

    “爱卿可有想过楚逾白的未来?”

    永宁侯沉默了,

    “爱卿的长子身负才华,想来未来是不愁的,依朕来看不若就让次子来坐做这小世子如何?”

    “圣上三思啊”

    永宁侯被景恒帝说的话吓的跪了下去,这么多年这侯爷的位置都是嫡长子来继承的,怎么可以坏了规矩?

    “哎,爱卿你想想看,朕说的那些话有没有道理,且不说逾白上次施粥的事情,这次事关重大,朕是想真的赏他”

    什么最好?当然就是这侯爷的位置。

    荒谬啊!

    “好了,这件事情爱卿就别拒绝了,这件事由朕来下旨,定然不会叫他们兄弟二人生了嫌隙”

    圣上的语气已经变得危险,永宁侯识相的噤声。

    景恒帝非要这么做,永宁侯劝也劝不了,罢了,罢了,这都是两个孩子的命。